深圳新闻网5月22日讯 2018年,按照市公安局党委,新区党工委、管委会的工作思路,光明公安分局党委提出了“违法犯罪打击效能大提升”的工作目标。今年以来,光明公安通过创新打击犯罪新机制,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,净化新区社会治安环境,取得了刑事打击“三个第一”的显著成效:截至4月底,光明公安分局破案、刑拘、逮捕数分别同比上升27 .7%、77 .5%、54 .7%,上升幅度均排名全市第一。而这份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分答卷,离不开光明公安“攻坚·友爱”的刑侦队伍。
反诈禁毒、追逃破案的“攻坚手”
在光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冯光弘看来,“攻坚克难”、“戮力同行”两个关键词,概括了分局刑侦队伍的一贯工作风格,也被视作分局刑警大队的核心精神。最近,2005年发生于光明(当时属于宝安区)的一宗命案时隔12年多终于得以告破。该起命案由于案发时间久远,当时技术条件有限,留下的线索极少,加上嫌疑人也已改名换姓、漂白身份等等,给侦破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,但冯光弘表示,光明公安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刑侦工作,为刑侦队伍不断输送年轻血液,队伍整体综合素质高,战斗力强。因此,刑侦工作在警力有限情况下取得了显著成效,这才是破案的关键。
近年来,全国各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数仍在高位徘徊。光明公安充分借助科技手段,严打电信诈骗。今年3月底,分局成功侦破了一个隐藏在城中村出租屋的交友诈骗团伙,拘留涉嫌电信诈骗嫌疑人18人,核实相关案件超120宗,被害人涉及三十多个地市。今年以来,光明公安分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获数同比上升了152%,而发案数同比下降了12%,打击电信诈骗成效显著。
有效打击新型毒品相关犯罪活动,曾经是光明公安“攻坚”中面临的一个难点。据民警史嘉杰介绍,新型毒品外观上难于辨认,勾兑合成种类多,易于逃避现有检测手段,传统的验尿检测方法对新型毒品吸食者不完全适用。为了解决新型毒品的检测问题,分局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浙江一家技术企业分别取得联系,引进新式检验方法,攻克了新型毒品检测难题。同时,建立分局各部门联动机制,通过搭建网络社交媒体群,及时交流信息,立足本地,重点打击本地贩毒网络,“不放过每一条线索”。今年以来,光明公安共查获吸毒人员129人,强制隔离戒毒42人,破获涉毒刑事案件13宗,刑事拘留20人。
刑侦队伍中“不一样”的友爱
工作中紧密协作、互相配合,生活上彼此照应、帮扶助力,“和谐友爱”是光明刑侦队伍的另一核心精神。不过,这一“友爱”精神却有些“非典型”:刑警大队的“硬汉”们在生活上同样不走温柔路线,反而是日常抬杠“互怼”毫不留情。
据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李鼎介绍,在一次收网行动中,他小腿受伤,“开始时不疼,但后来疼得已经开不了车了,出很多血,才自己去了医院”。结果到医院简单处理后,李鼎仍坚持返回现场继续蹲守、抓人。对于这样做的理由,他解释时还不忘调侃队友:“我已经跟了嫌疑人很久了,没有我在,他们几个搞不定。”
对于李鼎的“毒舌”,孙立男也有同感。他介绍,在最近一次对一职业扒窃团伙收网时,当时已经连续作战两天两夜,基本没怎么休息。“我们已经盯在他楼下了,就想在楼下等其他小组到位时顺便吃个盒饭,结果他(李鼎)来了一看说‘人还没抓到你哪好意思吃饭?’”回想起这一“互怼”往事,孙立男郁闷之余也感到欣慰,这次收网最终取得了成功。据了解,这一广西籍扒窃团伙长期流窜于广西、东莞、深圳作案,光明警方分别在东莞长安、深圳宝安及福田等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,当场缴获手机136部和作案用的伪装工厂服装一批,实现了从窃到销的全链条打击。
光明公安刑侦部门的“攻坚克难”,“坚”在何处,“难”在何处?如何应对?
“坚”和“难”主要体现在刑事犯罪网络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,形成巨大挑战和困难。光明公安以“六大理念”为指导,多警种合成作战,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,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,全面提升打击效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