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光明沪农商村镇银行

首页> 关于我们

区县动态

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

发布时间:2016-12-30来源:深圳新闻网浏览字体:[      ]

深圳新闻网光明讯 记者近日从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悉,该园区推进节能、节水、节地、节材,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相比2013年,该园区2016年资源产出率提高1.64%,万元GDP能耗下降11.52%,万元GDP水耗下降9.87%,工业废弃物实现零排放,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%以上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%。

近年来,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善机制体制,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,将能耗、水耗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相关指标科学分解至园区企业,最大限度地发挥园区企业“第一责任人”作用;发挥深圳市碳排放交易试点优势,利用碳交易的市场机制激励企业研发、应用低碳技术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目前园区已有30家企业纳入市碳交易管控体系,数量超过投产企业的一半。

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链条,推动重点能耗企业内部微循环系统建设。引导华星光电等重点能耗企业,建设废水、废气、固体废弃物回用系统,打造企业内部循环链条,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;通过重点企业循环化改造标杆效应,带动园区其它企业循环化改造,最终实现“企业内部微循环”和“园区产业大循环”的构建。

该园区按照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”与“减量化优先”的原则,通过加快推动园区重点项目建设,安排扶持资金引导园区企业积极循环化改造,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负荷,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降低区域环境风险,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,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
通过推进节能、节水、节地、节材,构建企业内部、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,该园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物耗、水耗和能耗,提高了园区的资源产出率,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,提升了园区综合竞争力。该园区2016年资源产出率较2013年提高1.64%,工业废弃物实现零排放,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%以上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%。

作为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,该园区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。但通过源头减量、全过程控制,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负荷,尽可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降低区域环境风险,减少园区与周边居民的环境纠纷,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。园区2016年万元GDP能耗较2013年下降11.52%,万元GDP水耗较2013年预计下降9.87%。

园区名片

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4年,2014年7月2日被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批复为“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”,这是深圳市首家获得此称号的园区,也是广东省首批示范试点园区。园区坚持产业聚集战略,促进平板显示、LED等特色产业加快聚集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不断优化产业结构。

关于我们|人才招聘|网站声明|友情链接|网站地图

版权所有. 保留所有权利
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: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

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